查看原文
其他

第五届博士学术训练营在广州结营:终点亦是起点

训练营宣传组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2019-09-02

编者按:8月10日,由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联合发起,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负责承办的第五届全国旅游管理博士学术训练营在广州三寓宾馆落下帷幕。来自全球70所高校的近150名旅游专业博士生接受本次训练,受训博士生的数量占到了全国每年招生旅游专业博士生人数一半以上,这样的训练规模和学术影响应该创造了学科之最。

 

1

不忘初心


秉承建设学术共同体的共有精神和文化根基的理念,第五届中国旅游管理博士学术训练营于8月4日上午在广州三寓宾馆隆重开幕。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会长、长江学者、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保继刚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宋海岩教授,广东旅游出版社刘志松社长等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中国旅游研究国际联合会的七位会士应邀出席,为训练营送出热忱祝福与寄语。


保继刚教授在致辞中表达了举办博士训练营的初衷,他指出国内旅游研究能力与行业发展水平仍不相符,与国际学术研究接轨尚有差距,因此我们面向可塑性最大的旅游管理博士生进行培训,以提高未来中国旅游研究的学术质量和国际水准。保继刚教授还在开营仪式上与学员们分享了四句经典语录:

★ 不要将希望寄托在另一个希望之上;

★ 独行快,众行远;

★ 要做“水涨船高”的平台建设者,不要做“水落石出”的个人英雄;

★ 学习是一个终生的过程。


第五届中国旅游管理博士学术训练营合照

 

开营仪式的精彩发言让学员们兴奋不已, 

连黄松山教授都在晒朋友圈~

 


2

他山之石


本次训练营共邀请11位旅游学界大咖前来助阵,内容涵盖科研伦理、英文论文写作技巧、基金申报与论文写作、旅游与酒店定量研究方法、行为科学研究方法、工商管理研究写作、质性研究抽样与资料分析、案例开发与研究、大小数据混合应用、旅游流动研究议题、旅游学科发展和代际传承等十一个方面,正可谓是一场旅游学界的学术盛宴。


切莫为了评职称而做不负责任的发表,要为了促进研究和学术发展而发表。

——宋海岩教授


旅游学术研究中的“道”与“术”之间是辩证统一的,“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规范的形式,但技巧要以一定的知识贡献为依托。

——黄松山教授

 

读博期间我们可能经历:心怀梦想→怀疑初衷→反思、批判式阅读→享受孤独→寻求帮助的过程,应以战士的心态面对一切挑战,并保持终生学习的态度。

——李刚教授

 

关注企业和社会问题;问题导向,方法服务;系列研究,坚持不懈;听取建议,遵从内心。

——曾国军教授


高水平研究有“六好”:好的选题、好的框架、好的数据、好的方法、好的对话、好的写作。

——王永贵教授

 

好的研究来自日常生活的灵感,它需要多次灵感的同时撞击,而不是单纯地通过阅读文献来获得。

——戴先炽教授

 

理论的形成是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好比拼图,有人拼三块就知道整体是大象还是房子,而有人需要拼到最后才知道。

——王宁教授

 

选择案例要注重有趣性、独特性和代表性,其中有趣是选择案例的灵魂;独特性讲求案例中特有的研究价值;代表性即选取新旧适当、具有时代特色的案例。           

——欧阳桃花教授

 

大数据不一定好,小数据未必不好;两者都有局限性,应该正确利用数据。             

——黄业坚教授

 

学旅游的人还是应该多读些其他学科(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的原著书籍,这样脑子里不会太空,就旅游说旅游是说不出什么东西来的,更重要的是探索其中富含的意义与原因。

——孙九霞教授

 

本科教育阶段,首先要把十二年来应试教育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读书方法纠正过来,而我们把最好的、最有经验的教授放到本科一年级去授课,就是要去改变他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保继刚教授


面对仰慕已久的大咖和如此之多的干货分享,各位学员纷纷发朋友圈向心目中的“男神”、“女神”表白,如此之高的“撩师”技巧让小编敬佩不已。这里有敬业的老师和积极主动的营员,满满的学习热情,大写的羡慕有木有~~~

 



3

“学艺”切磋


8月5日和8月6日晚上,学术训练营举行两场研究设计讨论会,将参会学员分为“旅游经济与地理”、“旅游社会学”、“旅游市场营销”三个专题讨论小组,共有37位学员代表进行发言,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李师娜老师、赵莹老师、梁增贤老师、代姗姗老师、陈钢华老师、黎耀奇老师、曾国军老师、朱宏老师、何莽老师、饶勇老师、杨云老师分别对所在小组的营员汇报进行点评。两场研究设计讨论会体现了“在这里大家平等对话,每个人都是专家”(李师娜)的理念,不仅搭建了博士训练营学员与中山大学老师之间沟通互动的桥梁,还为营员之间的交流学习提供了共享平台。

 

博士训练营研究设计讨论现场


8月8日下午,营员们前往中山大学学人馆参加2018年中国(广州)文旅产业学术论坛。来自政界、业界、学术界的各位专家纷纷就当下特色小镇建设的乱象问题建言献策,并将探讨的核心内容聚焦于人与地之间的关系和对人本身的关注。现场营员纷纷感叹,这是一场既有仙气又接地气的文旅产业盛宴,活动内容足够丰富多彩!

 

2018文旅产业学术论坛现场


4

NO.1的江门行


8月7日,超过百名学术训练营学员在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何莽副院长的带领下踏上江门,江门市旅游局陈月仲副局长、周传艳副局长及蓬江区经促局、开门市旅游局等主要领导出席本次活动。“百名旅游管理博士江门行”活动是第五届中国旅游管理博士学术训练营中规模最大的社会实践活动。营员们走访华侨博物馆、星光公园、自力村碉楼与立园景区等地,并积极为江门市旅游发展建言献策。其中,在世界文化遗产——开平自力村碉楼群考察时,百余名博士摆出了“NO.1”的造型,以此献给致力于打造国内外学术高地的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建设一流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的侨都江门以及追求旅游学术卓越的营员们。


百名第五届博士训练营学员在开平共同摆出No.1 的造型


 

5

营员有感


在训练营尾声阶段,营员们不仅拿到了由第五届中国旅游管理博士学术训练营颁发的证书和保继刚教授主编的八本《旅游研究进展》丛书,所有营员皆表示收获巨大,感叹终于结束每天要抢占前排座位的日子了。8月10日下午,结营仪式在广州三寓宾馆召开,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保继刚教授、黄业坚教授和黎耀奇副教授和廖喜扬主任等出席结营仪式,由曾国军教授主持,四位营员代表上台发言,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何莽副院长做结营致辞,为全体营员送行。


① 刘佳   中国海洋大学   老师

我在中国海洋大学工作八年,本次参加训练营可以说是博士的回炉再造过程,我想大家和我一样来到广州是为了寻找科研平台和学术共同体,更重要的是来这里进行能力的重塑。

于我而言,参加学术训练营有三个目的:一是“见大咖”;二是“聚平台”;三是我们共同面临学科发展的问题,也想提升自己。因此,感谢中山大学为我们提供如此好的课程安排,我们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体验价值和能力再造。作为博士训练营的学员,我真的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


② 唐颖  澳门城市大学  博士研究生

我们此番前来希望能够在国内顶尖院校学到更多的先进方法和理念。在训练营期间我收获颇丰,特别是对于学术边界有了清晰的认识,各种研究方法和前沿问题也提升了我的研究技术,并开阔了我的研究领域。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在这里与全国各院校老师和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与中大旅游学院立志构建的学术生态系统和学术团队所做的努力密不可分。学术训练营的成功举办有赖于主办方的努力,所以感谢为我们提供良好学习环境的领导和老师们。


③ 浙江大学   王媛媛    博士研究生

本次来到中山大学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醍醐灌顶。在这里我们得到了具体的学术指导,继而扩展到事业、思想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它给我光明的指引,使我坚信在旅游科研的这条经济之路上能够散发万丈光芒。感谢中山大学为我们提供这场饕餮盛宴,也祝在座各位学员能够借此平台飞的更高,为中国旅游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绵绵之力。


④ 罗建基    香港理工大学   博士研究生

我只是刚上完博士一年级的“宝宝”,“青椒”一枚而已,以下谈两点参加学术训练营的体会,仅代表个人的感想。一是,“学术大咖说学术,听到现场哇声一片”。 课上每位老师引人入胜、精彩纷呈的授课,课下同学们提前到场前排占座,交流的最多的是“哇,这位老师好厉害”等感慨,尽管每位同学get到的收获点不一样,但经历如此高质量、高强度的学术训练盛宴,“人生有此体验,不会遗憾”。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更为学术满园春”。此次培训不仅让我们有收获,还让我们知晓了差距,不仅是旅游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上的差距,更为重要的是价值观念、学习沉淀等思考上的不足。通过此次培训,我们从中增强了继续做旅游学术研究的信心,掌握了一些研究的“工具”和“方法”等看家本领,更为重要的是在这里看到每位同学不断求索的初心。学术如人生般满是艰辛,人生像学术般饱含激情,让我们继续保持这个激情、这个初心,脚踏实地,秉承“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在中国旅游大发展的新时代,坚守旅游研究“领地”,承担起我们年轻一代旅游研究者的使命,寻找到自我旅游学术道路上的“春天”!

 

6

“营长”致辞


第五届博士训练营结营现场

 

何莽副院长开篇幽默地谈到,人们都说博士训练营是旅游学界的“黄埔军校”,但在军校中有保“校长”,有立军规的宋“元老”,有各位教官,但没有副院长,所以还是用第五届博士训练营的“营长”身份来做致辞。

 

何莽副院长的结营致辞


首先,我们要感谢保继刚“校长”、宋海岩“元老”和各位教官们,尤其要感谢五年前的那杯红酒,感谢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年的博士训练营;第二要感谢“政治部主任”曾国军教授,他负责整个课程设计和流程工作;第三,感谢黎耀奇老师、廖喜扬主任和整个志愿者团队,我们所做的是“本色”服务,服务团队在训练营期间的辛苦付出令我非常感动。


第五届博士训练营的课程设计非常精心。首先,“校长”提出训练营的目的是打造共同文化根基和精神家园;紧接着“元老”宋海岩教授在首课上就立下军规;后面的课程就是各类军事训练,如何运用各种长枪短炮和战略战术,有“步兵部队”的扎根理论和基层案例;有采用大数据的“空中打击”,如黄业坚教授讲授了精准制导下的“混合作战术”。相信掌握这些研究方法,能够大大提高营员们的信心,正如保“校长”在开幕致辞中所说,来我们旅游学界的“黄埔军校”,可以“返老还童”!不管大家信不信,反正我相信,在博士训练营里可以脱胎换骨,即看到自己的研究差距,也能酝酿新的学术人生。


博士训练营七天紧张的学术训练,已经会让人形成某种习惯,想到明天一早不用再来抢座位,不要再做高强度的思考,有点恍然若失不知所措,也令人难舍难分。但这不是结束,而只是个开始。既然学会了各种方法,就要坚定地带着这些“武器”去要为旅游研究战斗,去为旅游学科做出知识贡献。同时,“军校”是要讲团体作战的,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期待着与各位一起,打造旅游学者共同的精神家园,攻下旅游学术研究的一个又一个高地。另外,我们会将博士训练营打造成永久的学术平台,这里将不仅为提供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的平台;接下来还将会与江门市和宜宾市合作,通过提供挂职岗位等方式为各位提供服务基层和实践调研的平台。


博士训练营是“共同的精神家园”,既然家园,那就需要大家常回家聚聚。因此,今天的结营,它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走出训练营开启全新的旅游学术研究征途。同时也想请各位在追求学术人生道路上,不要忘记了训练营,不要忘记了我们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不论你回不回来,我们都在这里,等着您再回来。

何老师机智风趣而又充满寓意的寄语之后,第五届博士训练营画上圆满句号。


营员们依依不舍,小编的朋友圈也被刷屏了~



7

我们的团队


最后要特别感谢为本次会议辛苦付出的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老师和志愿者团队。在这个炎炎夏日,我们放弃了暑假的纳凉和懒躺,从四面八方赶到广州会场,临时组建一个团队,就是希望能够展现出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的本色服务,为营员们尽可能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志愿者代表王龙杰在会议尾音发出了我们的心声,在博士训练营期间,我们看到在座的所有老师和学员们每天投入到我们精心安排的课程之中,既看到了学员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还感受到他们受到老师醍醐灌顶指引后的觉悟。而我们也可以在忙碌的志愿者工作中与大家一起收获成长,再次感谢这个平台,给我成长的机会,学习和聆听经验交流的机会,以及学术上“道”与“术”的指引。

 

部分志愿者团队成员


至此,第五届博士学术训练营正式落下帷幕。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为营员们打造了学术上的精神家园,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形成旅游学术的共同体,在这里接受海内外旅游学界顶尖教师的经验传授和观念洗礼。相信此次训练营的结束是新的学术征程的开始,更寓意着未来更多的收获和成长。终点亦是起点,期待下届博士训练营再见!



撰稿:彭菲

摄影:徐雨晨、周小凤

资料收集:刘必强

编辑:刘诗梅


本届往期精彩内容呈现:

“校长”驾临丨保继刚教授压轴:带着问题意识看旅游研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NO.1的江门行:百余名旅游管理博士的“诗与远方”

开营日志第十篇 | 一场流动的“盛宴”——孙九霞教授带你梳理旅游流动的研究脉络、方法与案例

开营日志第九篇 | 黄业坚老师“大小数据”混合应用的道与术

开营日志第八篇 | 案例开发与研究——小案例大智慧 欧阳桃花教授系统讲解案例研究

开营日志第七篇 | 王宁教授:穷究于理,成就于质——质性研究抽样与资料分析

开营日志第六篇 | 戴先炽老师助力科研论文从想法到发表 ——做有趣的研究,让学术更有味道

开营日志第五篇|王永贵教授吐“真经”,请速收下实用的工商管理研究秘籍

开营日志第四篇 | 曾国军老师带来基金申报与论文写作“美食大餐”

开营日志第三篇 | 李刚老师的《旅游与酒店研究定量方法》你值得拥有

开营日志第二篇 | 黄松山老师倾囊相授旅游科研论文的英文发表妙计

开营立军规|元老宋海岩教授畅谈科研伦理: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研究者


获取更多训练营的课程内容,请关注“何出此言”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